您当前位置: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 四中培训 >> 浏览信息
文言文阅读复习的语言突破策略
[来源:高三语文备课组 | 作者:张怡 | 日期:2015-10-7 9:56:03 ] 字体:[ ]

文言文阅读复习的语言突破策略

文言文阅读是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实际情形是耗时多收效微。对于文言文阅读测试,学生的感觉往往是“考试时基本连蒙带猜,评讲时觉得都能理解,再做其它的还是靠猜”。在各省高考命题中相继出现主观题后,这种长期存在的现象或问题越发严重起来。它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根据多年的教学观察,我以为主要原因是文言文阅读积累匮乏所导致的语言能力不过关。因此,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道关卡是语言,只有顺利突破这道关卡,才能窥探作品内涵,欣赏作品艺术。在高三复习迎考过程中,考生需针对存在问题从五个方面花功夫,即提高名物词汇辨识能力,重视典故积累与运用,重视语境词义推断,培养定位迁移能力,强化文本翻译,才能切实提高古代语言素养和古文阅读能力。

1.提高名物词汇辨识能力

凡名物则有词,故而古代名物词汇量无比浩瀚,而大多数已经不具现代意义,不学习这些词汇已无法顺利阅读古代文献。关于古代名物词汇的复习,我们需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其一,如果不理解名物词汇的独特存在,而误将其理解为影响内容的虚实词,自然会出弄出笑话。譬如《陈情表》中“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一句,有学生将“密”理解为“秘密地”,那他就生出疑问,“为什么作为给皇上的陈情表还需要秘密地陈说呢?”原来,此处之“密”不过是李密自称而已。那些先秦古文中常常出现的名物词汇就更容易被误解了。其二,古代名物词汇与现代汉语在语义上会存在一些区别,如果不在意这种区别也会造成理解上的问题。譬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如果将“五尺”按现代计量单位来理解,那这个童子身高将近一米七了,古代儿童怎么会这么高呢?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其三,有些古代名物词汇有着特别的内涵,作者有意运用是为了传达特别的意思,如果不理解就又会影响对文本内涵的深刻理解。譬如古诗《上山采蘼芜》中所写“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为什么一定是采“蘼芜”呢?因为古人又将“蘼芜”称作“当归”,这样这句诗就蕴含了希望故夫能回到自己身边的意思。又如“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中的“红药”系指“芍药”,是离花,又名“将离”“当离”,这样姜夔的诗句中所蕴含的寓意就非常清楚:此时的扬州破败到连送别的人都没有。古代名物词汇大多已经沉淀固化,而且不易识不易记,但往往有助于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文本,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2.重视典故的积累与理解

张中行先生曾指出,所谓用典就是“用较少的词语拈举特指的古事或古语以表达较多的意思”。古人诗文喜用典故,因为在炫才之外它确有凝练、典雅和委婉之妙,但这也带来了今人阅读上的困难。典故之多根本无法全部掌握,但是借助课内外阅读适当积累,还是很有必要很有用处的。譬如,学生借助《滕王阁序》中的“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可以掌握“庭训”之典,理解其所表述的“父亲的教诲或家庭教育”的意义,在许多人物传记阅读中遇到“幼承庭训”之类用法,便不再会感到陌生和不解。在经史子集等古籍中,注重藻丽的文学性作品偏重于多用典故,我们在阅读这些古代作品时应当特别留心积累。掌握典故的关键是要理解典故的寓意,且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寓意。譬如《陈情表》中“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结草”典故,我们在关注典故的故事与内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它的寓意是“死后报恩”。如果善于学习与积累,我们甚至还会联想到俗语“衔环结草”的说法,这是典故通俗化之后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的体现。对于文本所用典故的语境意义要准确理解,特别要注意作者对典故寓意的取舍和变化处理。譬如杜牧《赤壁》“铜雀春深锁二乔”中对历史典故的反用,表明了自己对历史的独特看法,同时曲折委婉地表达了才比周瑜而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借助于课内古文、复习资料和练习文本,小组分工合作专题整理典故知识,通过故事复述法和同伴竞赛法加以记忆,并在古诗文阅读中加以理解运用,虽然起始阶段的复习量大低效,但是坚持不懈的效果非常显著。

3.增强词汇语境义的推断能力

阅读古文需要在词义、词法和句法上下功夫,词义是词法与句法的基础。借助文言词义推导记忆法和课内例句,学生往往会取得较好的词义复习效果。但是,即便牢记重要词汇的意义,很多时候还是难以读通文本内容。这主要是因为词汇融入文本后产生了语境意义,而语境意义需要借助语境与基本词义做出合理推测与判断。简单说来,语境词义的推断大致有义项代入法、语法功能法、句内结构法、内容关联法等方法。义项代入法是根据语境对记忆中的词典意义加以尝试与判断,最终选择合适的词义去理解文章。这是最基本的语境理解。句内结构法和语法功能法都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借助这些语法知识推理合适的语境意义。譬如“制,岩邑也,虢叔死焉”(《郑伯克段于鄢》)一句,“焉”字为补语,补充交代所死的地点,所以它必须解释为兼词“于是”,而不能解释为语气助词,解释为语气助词也会造成上下文内容不连贯。句内结构法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发现并列结构、对称结构等,然后借助结构中已知的词义推断未知的词义。譬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中的“信”“见”都可以利用结构相似推知它们与“忠”“被”的功能与语义相似,分别解释为“诚信”“被,遭受”。内容关联法要稍微复杂一些。譬如,要理解“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中的“制”字含义,可以借助下文的“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读出“制”是与“京”相对之地的意思,再从“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一句得到印证,“制”是封地之名,指虢叔丧生之地。这就是文本语境中的内容关联法。积累词汇的语境推断方法,并在阅读实践中反复训练,做到熟能生巧,文体语感将得到显著增强,文言文就可以读得更为顺畅。

4.提高重要词汇的定位迁移能力

如果我们把学习教材中的文言文词汇视为学习知识,把陌生文言文的文本阅读作为运用知识或检测知识,那么这两者之间就存在知识、能力与方法的迁移。知识运用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的迁移才是我们需要的正迁移,这就是要求已有知识能力或所谓信息编码系统能被正确运用到目标内容中。我们所掌握的已有知识越是清晰、准确和牢固,就越有可能对目标内容产生正面的作用。文言文阅读的定位迁移能力是指在陌生文本阅读中能将需理解的词汇与所学教材中作品的词汇及其意义进行准确对应从而达成理解的能力。譬如2014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若要正确理解“众口虽恳恳见迫”(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一句中的“见迫”,我们可通过定位迁移法联想课内的“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等语句。“见背”之“见”的理解是:用在及物动词之前且前有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有称代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的作用,全词解释为“背弃我”。通过定位迁移,我们可以将“见迫”理解为相同用法,意思可解释为“逼迫我”。但是,如果我们关于“见”字结构的课内知识不够牢固,定位联想到了“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刺客列传》)等句子,就会发生错误迁移,将其错误地理解为表被动的用法。定位迁移策略建立于丰富的词汇积累基础之上,要求考生夯实词汇基础,首轮回归课本的落实重点与二轮专题复习的系统整理都要相当到位,同时还要通过训练培养迁移能力。这种定位迁移策略要求考生能通过“过度记忆法”牢记典型例句,能达到课内知识烂熟于心脱口而出的程度。语言运用能力始终建立在牢固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这是古代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之一。

5.通过翻译提升语言综合处理能力

文本翻译是最扎实的文言文复习方法,而绝不是少慢差费的低效劳动。教师和学生要舍得在文本翻译上花时间花精力。文本翻译的系统训练主要靠学生自己实施,如何才能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关于翻译要求或追求,古人“信达雅”的提炼是绝高的境界。我们以此为准绳,细化并使之可操作,提倡按照“三艺、三化、三落实和三追求”的方法实施文本翻译的复习。“三艺”指着手翻译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同语段的诵读与记忆,三者互相补益,相得益彰。“三化”指日常化、精品化和科学化。“日常化”的要求是“日读一篇,晚译一段”地坚持不懈,“精品化”的要求是由教师提供或参照古代散文选确立文质兼美的翻译篇目,“科学化”的要求是参照专家译本自我校对和深入钻研翻译技艺。翻译的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三落实”与“三追求”中。“三落实”是指落实名物与典故,落实词义与词法,落实句法与文法,诸多文言现象都需在此间落实。“三追求”是指追求语境和谐,追求语体贴切,追求语气得体,这是指向较高境界的翻译追求。如果能坚持每周一篇,高三可以完整翻译60篇左右;如果选文兼顾课内课外,并且从课内走向课外,适当注意难易度,且按照由易到难递增,循序渐进,每位学生都可以比较轻松而又很出色地完成任务。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关注翻译选文的文质之外,需要格外关注词汇和句法等文言现象,促使学生在翻译中全面提高语言综合处理能力,对考试能做到应对裕如。

在高考复习期间,突破文言文阅读的语言关是提高阅读能力的补救性措施。通过首轮回归课本的复习与第二轮的专题复习,在以上五方面有意识地增加积累量和专题强化记忆,阅读顺畅性和理解的正确率会有显著提升。如果不在根本性措施上多下功夫,而是寄希望于语段练习,结果必然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此文已发表于2014年《新高考》杂志,参考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