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 办公部门 >> 校长室 >> 浏览信息
深化“我能行”信心激励教育,建设现代化特色高中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佚名 | 日期:2017-3-20 16:42:29 ] 字体:[ ]

 

深化“我能行”信心激励教育,建设现代化特色高中

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  丁小虎

美国著名教育家马斯洛有句格言:“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一定是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些,只是缺少一种不懈努力的自信。”目前不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前途丧失自信,这与充满竞争和创造的未来社会格格不入,因此强化对学生的自信心教育,以自信扬起学生理想的风帆,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校从2005年就开始提出信心激励教育的概念,当时是基于生源的特殊结构,学生大部位于全市中考3000-4000名之间(全市中考人数1万名左右),学生没有录取到四星高中的挫折,对自信心的打击较大,因此高中阶段,对学生自信心的重建十分必要。十年来,四中人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我能行”信心激励教育特色,为学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做好了心理保障。具体归纳总结为如下8个方面:

一、“宣誓”、环境布置,心理暗示

学校利用军训、开学典礼、大型集会等活动,让学生宣誓,各班都有誓词,誓词是:我是四中学生,我非常聪明,我潜力无穷,我已踏上成功之路,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庄严宣誓:托起家庭的希望,肩负起学校光荣,尊重老师教导,静、专、思、主,勤、细、实、恒,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加强锻炼,全面发展,学习高标准,拼搏无极限。我自信,我努力,我成功。

学校大楼、橱窗布置“我行、我能行”。让环境暗示学生:我只要行动起来,就能行,就能成功。

二、引入赏识教育

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必须先赏识学生,要把每个学生看成一座等待开发的金矿,用爱心、诚心去开发,全校师生每周开展“三个一”活动:每周进行一次“我能行”宣誓,每天给学生一个真诚的鼓励,每节课给学生一个温暖的微笑。注意发现每个学生每一天学习生活中的亮点,及时在众人面前给予表扬,老师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让教室春意融融,让课堂充满阳光。

三、让学生找到成功的感觉

学校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尝试“我能行”,经常组织学生的活动,发动学生报名,并有意识的多设奖励,让更多的学生获奖。组织一系列文体活动,如默写竞赛、作文竞赛、演讲比赛、机器人比赛校园歌手大赛、书画比赛、象棋比赛、拔河比赛、运动会比赛等,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信心。课堂上采取分层教学,针对学习成绩优、中、差的学生,设计难、中、易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回答,有时一次成功的体验,会启发影响人的一生。梁晓声就是因为一篇作文,老师范读了,让他从此喜欢上文学,走上文学之路。

四、榜样的感召

我校由原5所高中合并,学校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先后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他们有院士、大国工匠、将军、科学家、企业家。他们的成长过程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励志案例。学校通过网站宣传、图片宣传布置、校友事迹展览、校友来校报告等形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从平凡到伟大,我努力、我能行。

五、只有行动起来,我才能行

有句俗语“中不中,看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向成功的关键不是嘴上说“我能行”,行动是第一位的,学校教育要防止少数学生以“我不行”为借口逃避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进行激励教育,另一方面加强学校管理,对教师、对学生要有具体的台阶式的教学任务,有时甚至动用鞭策手段,鞭策学生行动起来,在行动中获取成功体验。我校的分层教学,边讲边练,默写任务等形式,就是让学生在行动中,在小难度成功中获得信心。

六、多元评价与“我能行”

学生行不行,不能单看文化成绩。最近教育部关于教育核心素养的颁布,为学校办学指明了方向,网上最近也在热议,恢复高考以后的1200多名高考状元,没有进入顶级精英。说明高考只测试了学生某几个方面的能力,而学生走上社会,成功所具备的素养是多方面的。

教育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社会责任

1)诚信友善(2)合作担当(3)法治信仰(4)生态意识。

二、国家认同

5)国家意识(6)政治认同(7)高度自信。

三、国际理解

8)全球视野(9)尊重差异。

四、人文底蕴

10)人文积淀(11)人文情怀。

五、科学精神

12)崇尚真知(13)理性思维(14)勇于探索。

六、审美情趣

15)感悟鉴赏(16)创意表达。

七、学会学习

17)乐于善学(18)勤于反思(19)数字学习。

八、身心健康

20)珍爱生命(21)健全人格(22)适性发展。

九、实践创新

23)热爱劳动(24)批判思维(25)问题解决。

因此学校必须针对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全面评价学生。学校各部门、各年级、各学科均围绕“培养有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开展活动,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行动中,获得“我能行”的自信,不断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 PAC精神分析与“我能行”

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内,对人的行为进行精神分析认为,虽然各人行为很复杂,但分解下来只有三种成分,分别是:父母(P)、成人(A)、儿童(C),简称PAC理论。

父母:是人们头脑中所记录下来的外部事件的巨大集合体,这些都是人在早年感知未经筛选的,进入大脑的所有事件。也就是人幼年期摄入大脑的。

儿童:是孩子小时候对外部记录所有事件、所见所闻的反应。

成人:可看成一部进行信息处理的计算机,他经过一番苦心运筹做出决策,决策的信息有三个来源:“父母”“儿童”“成人”所收集和正在收集的信息。

PAC理论在学校教育中有两个大的功能:

一是帮助分析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

二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我行,你也行”。

三“人之初”本不自信,自信靠培养,通过后天培养“我能行”。

八、我们的愿景

四高已办学十二年,信心激励教育也开展了十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发生了质的变化,不断发展。课堂模式,由当初的“师生互动,讲练结合”发展到“对话生成,精讲巧练”;信心激励教育,由单一的口号宣誓升格为“我能行”的办学特色,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40多门校本课程,十多个省级课题,近三百篇论文发表,学生社团有声有色,机器人团队屡获大奖。“我行、我能行”,思路已明确,四中只要坚持不懈努力,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走出新的“洋思之路”,把四高建成省内知名特色高中,“我们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