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 研究性学习 >> 浏览信息
浅析三位一体的文化战略
[来源:教科室 | 作者:于明勇 | 日期:2010-12-23 13:40:33 ] 字体:[ ]

浅析三位一体的文化战略

——继承、借鉴、创新            

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张宝成   

[内容摘要] 先进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和科学借鉴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的综合创新。为此,本文通过批判继承,超越传统;科学借鉴,有机融合;有容乃大,有创乃新三个层面上的阐述,提出了建构我国先进德育文化的继承、借鉴、创新三位一体的文化战略。

[关键词] 建构 德育文化 继承 借鉴 创新

先进德育文化应该体现时代精神,但也应该是一种历史积淀。尽管具有较大差异性的传统文化,使各国的德育文化具有了各自特色的意蕴和风格,但出于对人类自身道德水平的提升与超越,先进的德育文化不仅要从传统中去汲取营养与精华,而且要在各国异质德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对立统一中去借鉴他国的优秀德育文化。当然,仅有继承与借鉴,对于建构先进的德育文化是不够的,因为新事物增添了旧事物所无法容纳的新东西。因而,建构我国先进的德育文化,应遵循继承、借鉴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文化战略。

一、批判继承,超越传统

对待民族传统文化,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极端的观点,即“恢复传统”论和“与传统决裂”论。前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德育文化明显优于西方,而这又是民族传统的核心部分,因而应“恢复传统”;后者则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封建主义自然经济基础之上,体现的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精神传统,与现代中国已经不相容,因而应“与传统决裂”。其实,传统是历史的延续,是历史与现实、新与旧的连续点;当然,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在于“回归”古代,而在于同现实的沟通与结合,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超越更新。因此, “今日”之德育是“昨日”之德育的延伸,建构先进的德育文化,是在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基础上的拓展升华。

先进的德育文化,既要反映时代特征,又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德育文化。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其传统德育文化曾在世界德育史上闪烁过令人瞩目的光辉。但它毕竟是在小农经济和封建宗法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不可避免地带有保守性和局限性。那么,是否就因为传统德育文化存在不足就把它全然抛弃?问题的答案犹如“婴儿”和“洗澡水”的关系一样昭然若揭。对传统的继承不是历史的简单沿袭和照搬照抄,更不是“复古”,而应坚持批判地继承。毛泽东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鲁迅主张“拿来主义”,这些都是强调历史继承的主观选择。因此,建构先进的德育文化,要从总体上挖掘中国优秀的传统德育文化蕴含的精神资源,在此基础上实现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创造性转化。

中国传统德育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很多光辉的思想已经构成中华民族之魂,具有超越特定历史时代的久远价值乃至永恒价值,能够为世代所传承,成为构建先进德育文化的思想材料。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天下为公”的集体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后己的精神,“见利思义”的道德价值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勤劳俭朴”的求实精神,“仁者爱人”、的友爱思想,“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内省”、“体悟”的达成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等等。只要我们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挖掘其合理的内核,就能使闪耀着人类智慧之光的德育思想与时代精神融合到一起,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先进德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科学借鉴,有机融合

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相对应,在中国近代史上也存在着如何对待西方文化的各种思潮,如“全盘西化”论、“西体中用”观和因噎废食等观念。显然,走极端的“全盘西化”论和顽固派的冥顽不化已失去了存在的市场。因为承接外来文化的标准应当是富有弹性的,它不应当用僵死的思维模式来剪裁丰富的德育文化。各个民族的德育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总有其长短,我们对其总要有所吸收、批判和摈弃。

信息时代,引进和移植文化是自然之事。在坚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融合西方优秀文化,创造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民族文化的观念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如何吸收西方国家的优秀德育文化来促进我国先进德育文化的建构,依然是个十分复杂的课题。有人认为:道德教育是最富有阶级性的,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两种社会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针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道德教育更无共通之处。其实不然,人类总有一些应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而且,德育作为一门育人科学,总有其规律性的东西。例如,美国把对学生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的培养作为其德育目标,通过国旗、国歌等形式将爱国主义具体化,增强学生的自豪感;通过美国独立纪念日、阵亡将士纪念日、美国国旗纪念日等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还要背诵“忠于这个国家,保卫这个国家”之类的誓词,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德育资源和手段,使美利坚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浸染着学生的灵魂。这种德育方式和手段对建构我国先进的德育文化不无启发。又如,美国德育较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自立意识,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效益效率、互惠互利等价值观,这些对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现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承认德育文化的历史性和普遍性,坦率地承认西方国家德育文化的优越性,大胆借鉴,有机融合,以我为主,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实现“山与海的拥抱”,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德育文化。

当然,由于每一个民族的德育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种族、地理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包含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所以,任何一种外来文化要真正溶入本民族文化之中,有个“本土化”的过程。正如汤因比早就指出的那样:“一个文化因素,在它本土的社会体内本来是无害或有利的,但是在它闯进的另一个社会体中,却很容易产生意外的、极大的破坏作用。”德育文化的融合也是如此。因此,在弘扬优秀传统德育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西方国家的德育文化必须有充分的心理阵痛的精神准备。

三、有容乃大,有创乃新

建构先进的德育文化绝不是对传统德育文化的简单继承和对外来德育文化的直接吸收,而是对传统德育文化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换、对外德育文化进行本土化的吸收融合的综合创新过程。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认为,所谓综合创新,“就是在学习、继承毛泽东‘古今中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立足于多维广阔的文化背景,超越中西对立、体用二维的简单思维模式,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展示了中国新文化建设的可操作的具体思路,体现了正确的理论导向。”在新时代要建构先进的德育文化,必须是在批判继承和科学借鉴基础上的综合创新。因为传统德育文化与西方国家德育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往往纠集在一起的,甚至呈现出一种奇特的“二律背反”。因此,即使是精华,也不意味着可以直接沿用和毫无批判地兼收并容,我们应该具有宏观驾驭能力,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德育文化的综合创新。

我认为,德育文化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德育的价值取向:个体价值与整体价值的统一。

德育文化是个复合的整体,其核心即为价值取向。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特别是随着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渗透,我国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整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损或紊乱,不少青年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以及漠视、否定群体价值的倾向。因此,理性地分析传统的“社会本位”的整体主义价值取向和西方国家“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德育价值取向,乃是建构先进德育文化的第一要务。我们认为,先进德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建立在个体价值与整体价值辩证统一基础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所讲的“集体主义”,是一种克服了个体与群体的抽象对立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坚持个体价值与整体价值的辩证统一的价值取向。可见,我们所倡导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是革除了传统德育文化中扼杀个性自由发展的弊端,高扬个体价值与个性发展的集体主义;是剔除了西方国家德育文化中漠视和否定群体价值的糟粕,倡导重视整体价值与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学校德育应理直气壮地坚持集体主义的一元价值导向,既合理地吸收西方国家个人主义价值观中蕴含的积极成果,以超越中国传统的整体主义价值观;又批判地继承传统德育重视群体和谐和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使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体价值与整体价值达到更合理、更完美的统一。这正是先进德育文化中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真谛所在。

其次,德育的基本内容:功利原则与道德精神的整合。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不仅深切地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对焕发人的主体性和推动社会进步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不无担忧地看到市场经济对传统的崇尚道义、追求崇高的道德精神在部分青年学生身上的失落。于是,“义利之辨”这一古老的问题以更尖锐的形式再次摆在每位德育工作者面前。

曾经普遍倡导过的义利观,是自然经济下宗法制度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已不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要求经济行为的主体必须把追求自身利益的愿望与对方的利益结合起来,才可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才可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因此,建构先进的德育文化,应该坚持功利原则与道德精神的整合。我们既要实行利益优先的价值原则,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又要合理合法地追求自己的利益。

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关键期的青年学生,特别要注重引导他们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义利观”,用道德精神的原则来规范谋利活动,正确处理好金钱与人生的关系,形成完整的人格,达到义利统一的崇高境界,实现功利原则与道德精神的和谐统一。

最后,德育的重要路径:知情行三位一体

德育目标的实现和道德价值的传播,或者说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采取的德育路径方法。客观地看,建国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确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巨大的社会整体性变革中,学校德育已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特别是德育手段和方法上的形式主义化,硬性灌输的现象较为严重。这种“填鸭式”的德育方式,既没有承继到中国传统德育方法中强调“内省”、“修身”的情感体验的精华,又没有很好地借鉴到西方国家注重学生道德思维及道德判断能力培养之精髓,从而造成了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迷的现状。因此,建构先进的德育文化,必须在吸取古今中外德育方法精华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

现代心理学将品德的构成成分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所以,道德教育只有从知、情、行等诸方面入手,才可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道德主体的整体协调发展。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德育更需要教会学生在道德冲突面前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即“教会选择”,这是一个道德思维水平提高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须充分发挥情感对道德认知的动机激发作用,促使道德主体积极地接受道德教育,有力地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使学生面对冲突之中的各种价值取向能够作出即时的取舍选择,进而自觉地外化为道德行为。所以,只有通过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道德情感的体悟与道德行为的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知情行三位一体的德育方法和实践模式,才能培养出具有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人。

当前,我们面临着建构我国先进德育文化的历史重任,也是我国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必然选择。历史已经证明:固守传统,不借鉴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文明成果,即使是最优秀的文化传统也难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样,借鉴外来文化,不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即使是最先进的文化思想也难以融入中华文化之中。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众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我们应在这个精神的指导下,以中国传统德育文化的精髓为参照系,融合东、西方德育文化为一体,继承借鉴,创造出具有中国独特个性的、先进的德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