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 学科教学 >> 历史 >> 浏览信息
抗日战争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高一历史备课组 | 日期:2018-11-8 20:08:24 ] 字体:[ ]

泰兴四中2018高一历史一体化讲义

16课 抗日战争

【知识梳理】

一、日本的侵华

1.侵华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

  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

2.侵华过程

1)侵略事件

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中日民族矛盾开始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2.侵略暴行南京大屠杀(193712月,30多万人)正面战场        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敌后战场         “七三一部队”(成立于中国东北的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

二、全民族的抗战

政治上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点击浏览下一页特点:A、广泛的民族性和阶级性;

B、方式:党外合作(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军队的合作)。

军事上1.国内战场

       1)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

点击浏览下一页淞沪会战1937.8-11(姚子青、谢晋元);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1937年  平型关战役(八路军);国共合作,首胜

①史实   徐州会战:1938年  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1938年   广州武汉失守后失败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③评价

a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起了重要作用点击浏览下一页

积极   b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促进了全民族的团结御敌。

        C支援了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

2)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

点击浏览下一页①指导思想: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时间、内容)

点击浏览下一页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②史    实:百团大战:时、人、地、意义.

       ③意    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国际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三、抗战的胜利

   1.原因: 战争的性质——正义性;

            全民族的抗战(根本保证)和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2.标志:

3.意义:国内

        国际

 

【疑难解惑】

1、列强侵华的阶段性及特征

时期

阶段特征

两次鸦片战争

(1)侵略方式:商品输出(2)国家:英法为首,俄美随后

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侵略方式:政治:由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  

经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国家:除英法等外,后起德日意也加入,尤其是日曾独霸中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1)侵华方式从“以华制华”到独占中国,主要国家是美日

二战后到朝鲜战争

(1)侵略方式:美国“扶蒋反共”,独霸中国(2)国家:美国

2、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及原因

(1)领导因素: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斗争,阻挠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从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

从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列强偏袒、纵容日本;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课堂训练

1.“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它描述的主要是

A.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2.(2009•江苏•11)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这一作品创作时间最早可能是在A.1931年        B.1936年     C.1938年          D.1945年

4、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A、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C、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 D、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

5、从下表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26天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16天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各国人民协同作战的结果③中国人民最早开始了反法西斯战争④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