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 研究性学习 >> 浏览信息
浅析传统美德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教科室 | 作者:于明勇 | 日期:2010-12-23 13:43:25 ] 字体:[ ]

浅析传统美德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殷海军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作为未来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中学生,如何继承、发扬这些优良传统美德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的政治课堂,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这些传统美德,是每个政治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关键词传统美德     政治课堂     渗透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优秀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优良的传统美德,如自强不息、以民为本、天人合一、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这些传统美德是道德建设的基石,它指导规范着人们的各类活动,调节着人与人、人与的社会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对于社会的生产、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就充分体现了对这些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创新。因此作为未来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中学生,如何继承、发扬这些优良传统美德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的政治课堂,显然在这方面更应发挥作用,在教学中要有意渗透这些传统美德教育。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浅析传统美德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渗透。

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力。在我国的传统美德中有许多关于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表述。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意思是说天的运行刚强劲健,君子必须像天运行那样自强自勉,没有终止。孔子就是自强不息的典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表现了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已深深扎根在全体中国人的心灵中,历经数千年而弥新。

我们目前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一种惊人的创举,其间所遇到的困难挫折是难以言表的,特别是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矛盾浮出水面。要解决这些困难就必须用“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来激励着中华儿女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如我在讲“新时代劳动者”知识点中关于怎样实现再就业问题时,除了从国家角度来分析,更侧重于从劳动者自身角度来分析。让学生明确:劳动者要想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是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要转变就业观点,提高自身素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业精神,以自主创业促进就业。在讲“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知识点时,既要讲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但要又让学生知道实行对外开放,对外经济关系并不意味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已经过时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原则。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并引用邓小平同志的话:“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国的立足点。”只有树立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困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繁荣昌盛。

二.“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

“民,国之基也”民本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不仅是一种统治权术,而且被上升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根本理论和指导思想。我国古代关于民本思想的表述很多,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梁惠王下》);“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战国策》)。

这些民本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深入理解经济生活中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的的科学发展观”、“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等内容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及时渗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它把目标选择在“富民”上,把实现最大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三.“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

中国自古就有讲究诚信的优良传统。诚即真实无妄,不弄虚作假,不自欺欺人,“诚者,物之始终,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诚实不欺,谓之“信”,“人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气》),信是我国传统美德中的重要范畴,强调起码的人格要求,信的基础要求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人无信不立”,同样“企无信不振,国无信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特别是近些年来,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如坑蒙拐骗、以次充好、弄虚作假。诚信缺失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市场需要诚信,市场呼唤诚信,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在经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强调诚信原则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帮助中学生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四.“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

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指“天道、人道”的结合。天道指自然界变化的法则、法规,人道指人的道德准则和为政治国的原则。“天人合一”是把天道与人道的和谐视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荀子强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 “适时”而“有节”,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而乱砍滥伐肆意捕杀,提出“以时顺修”(《荀子﹒王制篇》)。 “天人合一”思想的这种认识对人类构筑自己和谐的生存与生活环境有重要意义,表明人类已开始从自己的生存方式的高度来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无情掠夺,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减少、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挖掘“天人合一”的精神资源,强调和实践天人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贯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满足当代人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内容是十分有利的。

五.“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中国传统伦理中把“俭”视为重要的道德要求,“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

可如今,社会上铺张浪费、豪华奢靡之风盛行,有人假借“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之名,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于是社会上出现一种“勤俭危机”论,中学生过度消费、攀比斗富的现象,已成为我们视野中一道灰色的风景。殊不知,勤俭节约不仅是财富的积累,也是精神的创造,既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优良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感的培养。“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作为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更要诫奢从俭。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仍是我们凝聚人心克敌制胜的强大力量和特有武器。培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不仅能帮助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而且是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问题。

总之,中国传统美德历经千年,已深深地积淀在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心理之中。在经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渗透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将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精神的新特点,让优良的传统美德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继承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