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 名师工作室 >> 阅读天地 >> 浏览信息
共建 发生 栖居——“润泽语文”之三思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徐建锋 | 日期:2018-11-12 14:59:23 ] 字体:[ ]

 

作家王开岭说:“语文的使命,主要帮孩子完成三个方面的奠基:语言系统、美学系统、价值观系统。”三个奠基简明扼要地道出语文教育的价值体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为语文人我深知“胸中有丘壑,信笔皆山水”的道理,更信仰涵咏文字方得气韵,胸有翰墨才能泽及仪表。综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我主张“润泽语文”教学思想。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栽树》中讲:“时时灌溉,常令润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之成长,与树木同理。应该说,教育者之“有所为”、“无为”都会成就孩子的成长。“润泽语文”主张共建润泽的师生关系,发生浸润式的语文学习,实现生命诗意而完整的栖居。

语文学习是师生在具有语文学科特色的交往中,个性化地传承优秀文化、丰厚素养的过程,同时,也是语言和精神共生相长,不断发展自我的高品质生活。“浸润语言,文本中求真意;濡染文化,课堂中求真道;润泽生命,生活中见真性情”是“润泽语文”实现的三个考量:

一、     共建:建立关系,让每一个学习者在场

一节课的展开,始于课始师生间真正意义的交往活动,如真诚的招呼、问询等。此时,教师应是最佳观察者,观察每一个学习者的状态,并有针对性地激发、唤醒学习者的注意力、感受力。教师只有建立了对学生而言安全、安定的学习关系,才能构建安静、开放、民主的“润泽课堂”,学生的主体性才不是“被动的”,才不至于沦为理想主义的神话。

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成长热点,从学习内容出发引发的生活回忆,制造一个意外的言语素材,设计一个有吸引力的语言游戏……都是师生建立关系的源泉,同频共振的学习场也就随之产生。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代课老师尼康来到新班级的美术教学给人启发。一两声笛声引起孩子的注意,在孩子们探寻而不见正疑惑时,尼康老师才伴着欢快的音乐从画板后露面。装扮夸张的尼康老师热情、欢快的歌唱唤起了教室里孩子的共鸣。孩子们真正感觉到“去思考,去想象,去发现”的自由,纷纷拿起画笔,打破“照讲桌上放的去画”的局限。而尼康老师对问题学生伊桑的教育引导则更是经典,“让孩子找到自己、成为自己”无疑是成功的教学,更是最温润的、最伟大的教育。教学是相通的,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有学生主体、“在场”的意识,他们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是学习的点燃者,趣味背诵、默写、游戏、讲述等方式打开课堂,让游离者成为即时资源,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自在呼吸,尽情放飞思维,积极参与探讨。

二、     发生:还学于生,让学习真正发生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以语文教材为依托,聚焦言意,编织“非现状”的活动流程,还学于生,培养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让语文学习真切滋养心灵。

“浸润语言,文本中求真意”。会读书的人,会用两只眼睛阅读,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表面,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润泽的语文课堂中学习者“会读”:会自己质疑,会在字里字外往返吟咏,会结合上下关联展开思考。润泽的语文课堂中学习者“会学”:在用词意外处学。研究语词的精准,文字背后的情思,借“别人的问题”思考“自己的问题”。如《长江之歌》中,有学生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用“丰采”而不用“风采”?学生在文字比较中汲取美感和力量。在句段特色处学。发现特别句段的语言形式,浸润式阅读感悟,学习作者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如教学《安塞腰鼓》时,读至“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教师于学生交流中追问:作者怎样描写安塞腰鼓带来的感受?你能发现这句话的特别之处吗?照样子说两句?在文体差异处学。对比感知文学作品的差异,如剧本《将相和》与小说《爱之链》中情节的差异。有的情节表现为冲突的对立,有的情节表现为情感基调的统一,不同的表现形式都呈现了文学之美。润泽的语文课堂中学习者“会用”:能运用所学语言即时对同伴分享进行评价,能迁移文中写法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在阅读的共鸣中学会生活中的共情。

“濡染文化,课堂中求真道。”润泽语文课堂中,还学于生,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得语文学习之道,多种途径学习,锤炼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栖居:联结生活,让生命真性诗意栖居

润泽的语文学习中,生命打开,阳光进来。优美的语言、优秀的精神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扎根于学习者的心底,生命也因此而润泽,有光彩。语文学习从生活中来,同时也指向于服务、发现、创造有品质、有文化气息的生活,因此,语文也具有了美育功能。所以,我更主张语文学习在联结生活的过程中,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肢体,让学生在多元、丰富的课外语文实践中智慧运用所学,展示语文素养,让生命以真性情诗意栖居。

拥有语文的目光和思维,拥有诗意而通透的人生态度,拥有“至真 至善 至美”的情怀,让文字承载的思想之光照亮心房,有一个有光亮、温暖的人,这是润泽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来源于实践的教学主张,它有丰厚的实践基础,还需有系统的科学理论基础。但囿于时间和认知,目前对它的论述还不够系统,还不够具体,笔者将在后续探究中予以完善、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