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 学科教学 >> 政治 >> 浏览信息
2019届哲学生活知识点整理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房俊 | 日期:2018-10-31 22:18:03 ] 字体:[ ]

2018届《哲学生活》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哲学是什么

考点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考点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1)区别:主要是二者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哲学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

2)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考点3、哲学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哲学对社会的变革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2真正的哲学成为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原因: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也就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认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的,就是可知论;凡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就是不可知论。)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考点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考点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存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即认为世界是人的思想和感觉的产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点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考点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考点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并通过中国民族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的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点10、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客观实在

理解:所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就是说,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或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所谓“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就是说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具有独立性――物质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  

⑤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考点1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也是在物质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4、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④世界统一于物质。⑤世界是物质的。

 

考点12、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两种错误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所谓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考点13、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征: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注:规律是客观的,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考点1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考点1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考点16、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

1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2、任何意识都有其客观原型。意识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做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考点17、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反映物质)

1)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即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和主动创造性(即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3)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够反作用物质)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正确的意识有效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往往起阻碍作用。)  

           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积极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考点18、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考点1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是什么)?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

    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3)怎么样?

    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考点20、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包括两层基本含义: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观事物,实践的手段—工具和其他设备,可见,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而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无论是改造自然界还是改造人类社会,实践都是在人的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的活动,所以实践具有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总之,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考点2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是主体(即人)对客体(即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区分获得认识的来源和途径。获得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直接经验实践,间接经验知识的学习和传递。)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考点22、真理及其特征

1、真理的含义: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4、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考点2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①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认识具有上升性)

4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24、联系及其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1、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特征:

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主要表现: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第二,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第三,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注意:联系具有普遍性并非指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两者都是客观的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考点25、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一是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二是二者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两者相互依赖: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为部分。

    两者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3)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一是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二是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考点26、系统优化方法

1)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考点27、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只有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判断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是形式的新或旧,不是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考点28、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途径)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消极过时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又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3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

考点29、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要果断地捉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总结:1、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状态:质变、量变。

3、发展的趋势(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4、发展的总趋势:前进上升;发展的道路:迂回曲折。

5、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

6、发展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

7、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考点30、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考点31、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3、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4、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5、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是包含着差别的统一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考点3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

1)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辩证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考点3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含义: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考点3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含义:在每个矛盾体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4、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考点35、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4、两点论与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考点36、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哲学依据:矛盾具有特殊性)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37、辩证的否定及其实质

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否定一切,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

 

考点38、创新的社会作用

⑴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⑵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⑶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急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考点39、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1、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2、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考点40、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考点4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考点4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考点4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②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2)结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考点4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决定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2)结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考点45、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性质)

3、改革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根本目的

4、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考点4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含义: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2、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考点47、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叫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

 

第十二课  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考点48、价值与价值观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积极功能和属性

2、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 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2)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3)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考点49、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考点50、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2、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3、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标准),就必须⑴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6、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因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7、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考点51、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考点5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第一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

一、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包括唯物论和认识论)

(一)探索世界,唯物论(又称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4、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4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5、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6、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7、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同时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要求我们把按客观规律办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57是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二)追求真理,认识论(又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真理是客观的,同时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我们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追求和发展真理。

4、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5、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二、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又称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2)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6、人在联系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和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又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可分开回答)

4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三)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4、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做到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8、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9、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四)辩证的否定观和创新意识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第二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简称唯物史观)

一、社会历史观(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二、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人生的价值)

6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向导。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8、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9、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10、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