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 学科教学 >> 语文 >> 浏览信息
整体设计 分头并进 重点突破 2016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思考
[来源:高三语文组 | 作者:张怡 | 日期:2015-10-6 20:33:33 ] 字体:[ ]

整体设计 分头并进 重点突破

----2016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思考

                                                   2015.09.25

又到一年高三语文复习时。我觉得高三的复习应该整体设计,分头并进,重点突破。所谓整体设计就是高三一年要有复习的整体计划,时间定到周,有的学校订到课时,我认为没有必要,有那也是虚假的,理科还马马虎虎,语文没必要。分头并进指有些知识点要分散在各个时间段中化整为零如字音、病句、语言连贯、词语辨析、图表解读、默写等分头并进,阅读与写作分头并进,课本梳理与专题复习分头并进,形成勤反复反馈反馈的态势。重点突破指阅读和写作要作为重点复习并有所突破。

下面我来具体谈谈2016高三语文复习的思考。

一、   关于语言运用和默写

   2015语言文字运用和描写部分均属常规考点,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 字音字形20142015年没考,虽然考试说明上有,但可以淡化处理。其它部分,一准备积累本,将常见近义词区别有计划地抄写下来,用零碎时间记忆;二要准备错题本,将每次考试中自己做错的相关试题整理出来,时常翻阅,加强记忆,避免重复错误。三是结合检测适当讲解有关知识,在教师指导下总结一般规律。所以关于语言运用和默写的复习应对措施是:建构系统、分头并进、准确记忆、勤于反馈、时时反思、自寻规律、夯实基础

二、关于文言文

2015语料为宋人张耒的《欧阳伯和墓志铭》,选文由去年的论述类文本回到写人叙事类文本,降低了阅读难度,符合江苏考试说明浅易文言文要求。题型去掉了虚词选择题,换成文意理解选择题,翻译和简答保持不变。强化了对文本的理解考查。    实词的考查,2015年考了欺、治、申、问四个实词,2014年考了益、责、攻、爱四个实词,没有采用各市模考中出现的在横线上写出实词意思的题型。其实不管什么题型,首要在弄清词义。

实词考查多年,以往考试说明划定了120个实词,但是实际江苏高考试卷中很少涉及!2016年可能也是如此。复习时,我们不要在乎它是不是120个文言实词里面要求的,只要是影响文章内容理解的词语,我们都要通过推断去弄懂弄通。更何况现在考试说明已经去掉了。

应对措施:

1.积累一些常用词的实词虚词

2.根据语境推断词义

1)根据字形推断

2)根据结构推断

3)借助成语推断

3.猜读

4.结合语境译句子

三、关于诗歌鉴赏

 2015年诗歌文本浅易好懂,题目中规中矩,问题指向明确。也是平时训练比较多的题目,属常规题型。从写什么到怎么写,再到为什么写,题目层次清晰,有区分度。2016基本还是这种题型。

不过,通常来讲诗歌鉴赏是高考的一大难点,失分情况相当严重,因为古诗词是高度浓缩的语言,时空背景与学生当下生活的差别巨大,如果不能知人论世,设身处地,很难理解作品。 所以,指导学生读诗时,要读题目,找意象,寻动词,明情感。复习时应对措施如下:   读鉴赏短文        说诗歌内容

  写鉴赏短文        练适量习题

四、关于现代文阅读

2015现代文阅读无论文学类还是论述类与去年比难度降低了。但得分虽比去年好一点但还是不尽如人意。目前现代文复习现状:不知死活,不知轻重。

什么意思?只知死做题,不知灵活运用。只知高考题典型题重要,不知让学生成为阅读命题的主体,轻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而高考命题专家主要是通过题目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理清思路能力、理解语句能力、评价鉴赏能力、快速阅读能力。

这些能力不是靠学生爬题山登题海来的,不是靠教师灌输来的,而是靠学生阅读实践得来的。如果高三一年学生一直在题海中渡过,高考一刻肯定游不上岸。

  应对措施:

1.培养阅读能力与训练做题相结合。

2.培养学生自主命题。

关于第1点,在评讲现代文题目时把文本作为评价与鉴赏的材料进行解读,有的还可以作为作文材料积累。但又区别于日常的阅读教学。平时一篇文章23节课,复习现代文时的鉴赏一般20分钟左右。略读与精读结合,主要针对文体特征评价鉴赏。例:《安娜之死》

1)、安娜之死作者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请填写下表。(限时)

 

 

写方法

相关内容

内描心独白

 

心理感受

 

联想想象

 

动作

 

(内心独白:指人物的自言自语自思)

(心里感受指外界的一些因素导致心理发生各种变化的情景)

2)、通过这些描写你认为安娜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复习时每篇文章选一到二个点让学生自己赏析,总比死做题目然后对答案式的评讲好。小说人物刻画的方法情节安排的特点以及这些术语的含义就了然于胸,既提升了语文知识素养阅读能力,又能提高答题的针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娜之死并不难(让每一只鸟都歌唱。每一朵花都开放。)

关于第2

进入高三,学生游题山,爬题海,教师跟着辛辛苦苦地批阅评讲。学生的语文成绩还是不见提高。久而久之,他们对语文学习,热情减低了,自习课学生学习的内容不是数学就是英语。 何不反过来,让学生做自己命的题。(《学会学习: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文中指出,未来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怎么自主命题?如文学类文本阅读。先以《安娜之死》的材料为例子,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命题要求,即怎么赋分、怎么选择测试角度、怎么提问、怎么编制参考答案。然后以《这是你的战争》阅读材料为学生训练材料,在教师指导下试着命题,最后学生自找课外阅读材料,自己研读并命题,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比较优劣,每组选出一份最好的,交给老师,在班上表扬。

学生自主命题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率。当然自主命题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没有较深厚的业务水平,没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如果教师自身没有质疑、创新的能力和意识,面对学生纷至沓来的各种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就只好望洋兴叹了。如不能评判学生答案。

步骤:一、教给学生命题角度

二、示范引路教会形式

三、指导学生拟制答案

五、关于作文

 今年作文题还是材料作文,并没有太多超出预期,2016可能继续延续。今年审题不难,平常训练中、话题探讨经常会涉及到智慧,学生们可以从学习和生活中找到很多的素材引入文章,但要想出彩不容易。对智慧概念的个性化理解、材料的丰富性和思想深度是对学生作此文的最大考验。

目前,大家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审题和构思模式的复习上,这是对的,因为大家都这样做,我不想多说。但文章无美景,怎么叫阅卷者慢慢走欣赏呢!要想分数再升一个档次必须做到:

有生活气息、有文化底蕴、有明显亮点

下面我重点讲一讲有生活气息。

生活化一直是江苏省命题与写作的重要方向。要求学生从生活当中去体会悟理。可是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选取实实在在的人、事、景、物,写出自己实实在在的想法,为什么学生还是写不出好文章。其实生活是无序的,断裂的,有的由一个一个片段连结而成,有的又无法连结,就一片一片地散落着。如果照相机式的反映生活,那作文就成了流水账。如果在将熟悉的现实生活换成文本生活时,违背常事、常情、常理,换一种方式表达,让人们对这些常事、常情、常理感到陌生,就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因此,从写作心理看,不熟悉就是陌生化。

所谓陌生化,是一种艺术手法,写作时对日常生活在形式上进行扭曲、变形,把熟悉的生活变成不熟悉的生活,使读者产生新奇,通过新奇读者对生活从漠然状态中惊醒起来,从而增强作品的审美价值。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创新策略,引入陌生化手法,要求学生写作时,表达写作对象的形式要与写作对象保持适当距离,不要用自然主义方法去写作文,使作文表现的文本生活比现实的熟悉的生活更精炼,更有诗意,更有个性。

在作文教学复习中,引导学生将熟悉的生活陌生化,主要有三种:

1.   情思陌生化,指向独特感悟。

2.   布局陌生化,指向精巧结构

3.   表达陌生化,指向优美语句

1点,   情思陌生化,指向独特感悟。

学生人人有生活,人人有感悟,但为什么人人的感悟总相似。如何让学生面对熟悉的生活有独特的感悟,有想表达的欲望,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让情感思想适当陌生化

2点,   布局陌生化,指向精巧结构

如果说感悟是文章的灵魂,生活中的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生活的顺序是时间的顺序,但把现实生活转换成文本时,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谋篇布局,使文章结构精巧。即怎样开头、结尾,如何选择叙事视角,怎样安排层次段落,是并列对照结构还是递进结构等,让文本反应的生活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来点反常,使人产生陌生化效果。

3点,   表达陌生化,指向优美语句

语言陌生化,通俗讲就是换一种说法,即通过强化、重叠、浓缩、扭曲、延缓,使语言感觉化、情绪化、不呆板。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名家作品,让他们品味名家是如何让语言变得有韵味、有情味,使读者有陌生化感觉的。

这些替换使语句更加优美,容易引发人们诗意的联想和想象,获得一种美的感受。

由此可以看出生活中的人、事、物,如果学生用习惯性语言表达时,作文语言就会平淡无奇,如白开水一样,味同嚼蜡,如果引导学生回顾名家优美语言,让学生从名家有情味韵味的优美语言中悟得表达情思的方式,并进行实践,就会使学生增强锤炼语言的意识。写作时就会用不熟悉代替熟悉,使语言陌生化,达到语句优美的效果。

送给大家几句话交给学生。

处处留心皆素材,刻刻感悟即思想,常常练笔即文章,篇篇升格即美文。

上面从试卷内容角度谈了复习的思考,下面从回归课本、答题技巧、练习要求谈谈我的思考。

六、回归课本,整理知识,

有的老师轻视课本,认为语文只要看过的东西学生就没兴趣,其实只要你把教材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学生自然就重视了。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教材的知识内容你形成体系了吗?你能把厚厚的几本书读薄吗?二是,语文能力的考查是课内向课外的迁移。比如,2014年的作文题与必修一第一专题有关。今年的作文题与必修一最后一个写作专题有关,里面有一个作文题,请以大自然的智慧为题写一篇文章。再如,今年阅读题考到线索这个新概念,必修一,月是故乡明,第一板块,文本研习第三题:散文要不散,就要围绕中心线索来安排材料。如果平时注重课本,语文知识的梳理就不难了。下面举两个梳理课本的例子。

七、关于答题技巧 

学好语文虽然多读多写读多思是王道。读懂文章是前提。读懂了答题不全面这是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思维方式技巧问题。此刻我们老师的作用是什么,用简洁的方法指导答题。我觉得答题的主要原则是

切合题意,切分角度,联系原文

下面我重点介绍:切分角度。它既是是方法又是思维。

从学生角度。切分角度全面答题是考查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全面性。

从阅卷角度。主观题目,客观给分。有分采点意识。高考阅卷是电脑阅卷,每个老师每天改几百份试卷,刺眼的显示器使很多老师有疲劳感。切分角度分条作答会集中阅卷老师的注意力,更容易让老师找到采分点。

从现实状况角度。我们作了一个统计,一般来讲不切分角度失分是8.1分。可想而知,在切分角度方面,分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所以指导学生学会切分角度,不仅培养学生思维,还是高考得分的突破口。下面我结合实例谈谈切分角度的方法。

1. 切分内容层次,概括层意,一个层次就是一个角度。

根据题目特点可以分为切分全文、切分几段、切分一段、切分句群的层次。

切分全文

例如: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第一小题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这个题目既然要联系全诗,思考问题就要从全诗考虑,按照诗词句转意转的特点切分全诗层次,概括层意,思考开颜的原因。如果不这样切分就可能会漏掉1345点,失分,可惜可惜。

参考答案:1.朋友新居落成;2.周围景色优美;3.自己心情闲适;4.主人品味高雅;5.宾主志同道合。

切分几段

2015年高考题论述类《罗丹的雕刻》17.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切分一段

2015年高考16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首先切分这一段的层次,然后概括层意,根据题目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2.   切分文章的构成要素

文章,无论是诗歌、散文(包括论述类)还是小说都是借人、事、景、物用语言来表达主旨或思想、感情,只不过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叫法。当题目考查其中一个要素时,考虑答案时就要把这个要素或要素内部和其他要素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然后进行切分。

(2012江苏卷)《邮差先生》第四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

首先审题才能切题。这个题目有一个难点词语,一个重点词语。难点是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什么意思,所谓叙述舒缓指叙述时不紧不慢,很温和平缓。故事性强指故事情节的生动性、曲折性与完整性,在内容上强化情节因素,注重巧合、误会等情节技巧,作者既要善于编织故事,而且还要善于把生活的矛盾和冲突的必然性寄寓在偶然性之中,合乎情理,出人意外,以此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并达到扣人心弦,引人注目的艺术效果。

没有太强就是与上述要求相反。由此看来,此题考情节。

重点词语是小说的内容作用小说的内容这个词语,太笼统。小说的内容包括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答题时要指导学生切分小说内容的构成要素,把握答题方向。作用指对与之有关的要素产生的影响、效果。根据题目要求答案中要有准确地”“形象地”“生动地”“有助于等术语,由此本题思考的答题方向应该是舒缓情节对表现人物邮差的作用。舒缓情节对表现小城环境的作用,舒缓情节本身的作用,舒缓情节对主题(作家风格)的作用。

参考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08江苏高考)《侯银匠》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

咋一看无从下手。如果切分文章的构成要素就容易了。

首先在文中找到与花轿候菊同时有关的情节,然后切分情节层次,这是要素内部的切分,接着概括层意,要花轿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思考每个情节层次表现候菊什么形象特点,答案就出来了。

要花轿早有打算 改装花轿心灵手巧   

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3. 从原因角度切分

08江苏高考)《登金陵凤凰台》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

比喻。(2分)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2分)

答案不能仅仅写诗人表达了忧愁的思想感情。要从尾联中找出诗人忧愁的原因,并切分出原因,形成得分点。才能全面答题。

4、切分题干中的层次,围绕每层意思答题

2015年《比邻而居》)12.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

可把题干划为两层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根据第一层把34两段找到并圈出作者的感悟句。文中第③节写草药味出现,注意总结句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第④节写草药味消失,注意小结句照常进行;第②节也不能忽视,如果说第一层次③④节具体写生病时的生活风格,那么第二层凸显这家人的生活风格,就要由个别上升为一般,即平时生活风格怎样呢?

第②节则是概括写平时的生活风格,两部分是有联系的,要注意其中一些有价值的概括性词语如火爆”“认真劲”“实打实等。这样答案就全面了。如果不把题干这样切分,思维也就打不开。

参考答案: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再例(08江苏高考)《侯银匠》中第二题:文中划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候银匠什么样的感情?中的第一处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把这句话切分成两层,候银匠心里有点甜,候银匠又有点苦,然后针对每一层追问,为什么候银匠心里有点甜,为什么候银匠又有点苦,把原因根据情节再进一步切分。就能得出全面的答案。

答案:①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

以上方法只不过是为了讲解方便,作了拆分,看起来很简单,大道至简,学生做题肯定综合使用,另外还要切题结合原文,才能拿高分。其实,高三语文某种意义上是应试语文,既然是应

语文,它一定包含了许多应试的技巧,我们在此和大家一起探讨与实践,让应试语文有路可走。

措施:让学生自己反思:1)错误点在哪里?2)有没有切分?

3)怎样才能切分正确?

八、关于练习

限时练习、及时批阅、留时反思、指导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