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 学科教学 >> 美术 >> 浏览信息
漫谈中国佛教造像的审美
[来源:互联网 | 作者:吴小燕 | 日期:2018-11-8 19:36:44 ] 字体:[ ]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传播的方式是以佛、法、僧三位一体的形式出现的。佛,是指佛像;法,是指教义;僧,是指传播佛教法音的僧人。在这三者中,流通最广,传播最便利,百姓最易接受的要数佛像,因此佛教传播最初以“设像传道”为基本方式。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佛教寺院和石窟雕铸(塑)供设的佛像都为印度西域式的佛像,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因“形制古异,时众不甚恭重”。东晋人戴逵于是“潜坐帷中,密听众议,所闻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由于他以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广泛听取了来自僧俗各方面的意见,并加以思考,终于创造出中国自己的佛像,他所作的会稽灵宝寺无量寿佛及菩萨像也就成为佛像汉化的标志。从现存实物遗作看,大体上在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初期,中国佛像造像迎来了它的隆盛期,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具有浓郁的时代特点。

    魏孝文帝以前的佛像造像面相丰盈,肢体肥壮,神态温和宁静,突出了佛的伟岸和庄严,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造像。魏孝文帝亲政后,大力推行汉文化,在此影响下,佛像风格渐由伟岸庄严转向俊逸清丽,即所谓的“秀骨清像”的风格。如开凿在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龙门石窟、早期佛像均为北魏晚期流行的瘦削形,佛像面相清癯,风神飘逸,早先衣纹紧窄偏袒右肩式袈裟亦为褒衣博带式所代替,衣裙层层垂悬,形成疏密间杂、通体流畅的衣饰线条,从而收到飘逸高迈的艺术效果,正是那个时代崇尚思辩的士大夫美的最高标准。

    隋唐时期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佛教雕塑也充分显示出雄健奔放、饱满瑰丽的时代精神。如由武则天助脂粉钱二万贯开凿的龙门奉先寺石窟中,雍容华丽的菩萨,纠纠雄武的天王、力士无不体现了大唐帝国的盛世气象。艺术家们在佛教题材中探索现实人的形象,反映出宗教艺术世俗化的发展,魏晋时代飘逸自得,超凡脱俗的神情已被更仁爱慈祥、关怀世间的神情所取代。又如敦煌莫高窟唐代彩塑194窟的菩萨面相圆润、身材丰腴、宽妆高髻、眼睑微闭、薄衣轻纱,反映出当时丰肥为美的时尚。

    佛像造像至五代两宋更走向人间化、世俗化,无论是大足山石刻,还是麦积山宋塑都创造了迥然有异于魏、唐的另一种美的典范。它比唐代更为写实逼真,更为具体可亲。大足北山的观音、文殊、普贤等造像

    元、明、清时期,佛像艺术进一步贴近生活,由于悬塑的发展使群雕的构思及装饰意趣与民间戏曲、工艺有了更密切的关系。如明万历十年创建的长治观音堂,殿内塑像满布,或设坛上或悬半空,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居中,宝盖花顶细密,周围十八罗汉环绕,两侧为二十四天,上部为十二圆觉菩萨,分别驾麒麟、狮、象等兽,再上悬有天宫楼阁、西方圣境,前面还有四大天王、金刚、帝释、供养人等,并附以龛阁,规模恢宏,金碧辉煌,绚丽多彩。,面容柔嫩,秀丽妩媚。大足第20号摩崖中的养鸡女更是民间妇女的生活写照了。

    综上所述,佛教造像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有各种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美的理想,日趋注重表现现实人物的性格和情态,这丰富了佛教艺术曲折反映现实的能力。当然在宋元以后艺术匠师在造像上刻意描摹世俗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通过外部仪表体现内在宗教理想的能力,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仍保持优良的传统,注重通过刻画人性而表现佛性的审美理想,即佛教所说的“佛像众生像不一不二”。因为要由世人所熟悉的众生像来化导众生,所以说佛像与众生像不二,但如果佛像仅仅只是众生像,那么佛寺也就无别于市井,就无法以佛教思想来化导众生,因此佛像又与众生像不一。概括地说,佛教造像要求能表现三十二庄严,八十种妙好,观之相好庄严,慈祥端庄,既超绝世俗又和蔼亲切,从而体现一切诸善福德具足。这样才能表现佛像超凡脱俗足以感人的内涵,才符合其独特的美学观念。

             值得指出的是,现在有些佛像制作者,对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不加揣摩,照搬西方雕塑,结果佛像面相块面凹凸过分,身躯肌肉毕露;有的造型粗牺拙劣;有的色彩俗艳不堪。这是对高尚的佛像艺术的亵渎,未能真正表现佛像艺术审美的内涵力量。